首页

调奴

时间:2025-05-30 05:54:21 作者: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浏览量:82837

  【东盟专线】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中新社南宁5月29日电 (俞靖)5月29日,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揭牌仪式暨2025年中外儿童庆“六一”系列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青少年代表与中国师生以非遗体验和友城交流为载体,共赴文化之约。

  此次活动以“童心同行 外事筑梦”为主题。活动上,“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正式揭牌,广西校方与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代表签署《国际友好学校协议》,该协议明确将在非遗手工技艺传承、教师研修、学生跨国研学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我们知道绣球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学生通过手工激发对传统文化兴趣的教学方式,值得借鉴。”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副校长阮氏金莺表示,越南广宁省与广西人文相通,中方教学中重视本土文化,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希望以此平台为契机,邀中方赴越深度交流,助力越中学子增进情谊。

  在活动非遗共创展区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传承人唐纯翠向海外学子展示壮族香囊“麽乜”缝制技艺。她介绍,壮族人有在端午节制作“麽乜”的习俗,寓意为吉祥平安,青少年们亲手将艾草等药材手工缝制进带有壮锦纹饰布料中,在透着药材香气的“麽乜”里,感受壮乡“非遗”魅力。

  活动中,中外青少年共同参观了广西国际友城展示厅,通过外事礼品和重要外事活动影像资料,了解广西与国际友城之间的友好往来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文化交流,目前已建立数十对国际友好学校,年均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超百场。目前,广西正整合外事资源,致力于构建联通中越两国的跨国教育资源共享网络,让青少年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力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浙江省常务副省长回应“跑一次没办成兜底窗口”

受强降雨影响,西班牙东南部过去几天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洪灾,目前已造成211人死亡。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领侨处负责人说,在本次洪灾中,已确认有2名中国公民遇难,还有2名中国公民下落不明。

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监管新规

自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走过蓬勃十年,大步迈向第二个金色十年。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共建“一带一路”有何新表现?如何克服风险挑战,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日前接受“东西问”专访,作出解读。

北京晚报百队杯足球赛总决赛(京津冀+湘)闭幕

硕步甲,为中国特有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又名大卫步甲,鞘翅目步甲科昆虫,体长一般在33毫米至40毫米,体宽一般在11毫米至14毫米。头部、触角和足均为黑亮色;胸部背面为藏蓝色,身披雕刻一般的“盔甲”,在阳光下呈现五彩的金属光泽,是大自然的一件艺术品。硕步甲是农田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益虫。

北京人艺2024年编剧、导演人才培训班结业

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96万亿元,增长16.6%。其中,出口1.12万亿元,增长13.2%;进口1.84万亿元,增长18.9%。

中菲执法部门合作遣返近百名在菲从事离岸博彩中国公民

据“天骅”船政委刘超介绍,“天骅”船采用的是变频系统新技术,是国内首艘变频系统电力大型挖泥船,具有吃水浅、操纵灵活等特点,适用于沿海水域港口航道、水利工程等疏浚和吹填作业。为了通过宽度只有31米,净高差13.7米的“沙井钦江大桥保通桥”,“天骅”船历时90天完成了船舶“限高改造”,将船的上层建筑及部分结构设备改装为可拆解式,有效降低了船身,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